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休闲娱乐

暴瘦的魏晨,竟然在演“孩子”

时间:09-08 来源:休闲娱乐 访问次数:216

暴瘦的魏晨,竟然在演“孩子”

来源:八楼象女士后台一直有人催我写《消失的孩子》,我一看介绍是个悬疑剧,做了好久心理建设才打开看,结果这部剧没有让我感到恐怖,而是难过。剧名《消失的孩子》已经点出了整部剧的关键线索:一个孩子莫名其妙消失了。整个过程是这样的。一个看似普通的早上,杨远(佟大为)在楼道口等着送莫莫上学,妻子陶芳(李晟)在家收拾。杨远等了一会儿见莫莫还没下楼,于是打电话催,结果陶芳回答:莫莫早下楼了啊…… 夫妻俩把整栋楼能找的地方都找了,也问了邻居,但都未发现莫莫的身影,一个孩子就这样消失了。面对警察,夫妻俩各执一词。杨远说他一直在楼道口等着,根本没看到莫莫出来;陶芳则说杨远头天晚上加班到凌晨三点,说不定精神疲惫开了小差,孩子正好溜出去了。俩人就这样吵啊吵啊,歇斯底里又极其真实。 一直到这一部分,我都在想“孩子是怎么消失的?”但随着警察张叶(李斯丹妮)对邻居展开询问,我开始思索“孩子为什么消失了?”邻居是这样评价莫莫的:淘气,学习成绩不好,杨远每天看着莫莫写作业,陶芳则给莫莫报了一大堆兴趣班,孩子像个陀螺,一周七天转不停。 可莫莫的成绩毫无提高,老师多次反映莫莫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,有时候玩笔可以玩半小时。 这种现象乍一看奇怪,但随着莫莫的日常被揭开,我反倒觉得合情合理。陶芳和绝大多数母亲一样,爱孩子却不讲教育方式。她每天早上会不断催促莫莫吃早饭、补作业、穿衣服……恨不得一早上能说一万次“快点快点”。 莫莫好不容易听进去一句,把没写完的作业扔进了书包,陶芳会立马从厨房冲到餐桌,“哎呀好好收(作业),你看这都卷边了!” 我看这一部分很心慌,因为我妈就是这样。小时候催我洗澡、写作业,长大后催我收拾行李。过年回家,我初七回京,她初四就开始问“你行李收拾好了吗”……那种极其焦虑急促的语气,压得人喘不过气,而她越是催促,我就越不愿收拾。后来我看报道说人长期被催促会产生一种反抗心理,并非和对方进行强烈对峙,而是摆出就此作罢的状态,也就是我们如今常提起的“摆烂”。 陶芳几乎中国式母亲的缩影,她不只是习惯性催促孩子,还认为一切和学习不沾边的东西都应尽早舍弃。杨远曾给莫莫买过一只小狗,陶芳反对,台词让人感到似曾相识:他喜欢你就让他养啊?他还不喜欢上学呢,你也别让他上学了! 对于莫莫来说,小狗会为他带来快乐,如今“快乐”不见了,莫莫经常望着空荡荡的狗窝发呆。 然而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远不止这些,看到剧中的莫莫,我再一次确信:很多中国孩子最初学会察言观色,是因为家庭。杨远和陶芳经常拌嘴吵架,内容无外乎“钱”和“孩子”。 在这个过程中,陶芳会下意识否定杨远,拿杨远和其他孩子爸爸做对比,随口说起“你看看人家那么成功”,态度非常不耐烦。 杨远也并非没有问题,他不和陶芳做有效沟通,总是下意识表现出无奈,甚至他的做法是带莫莫一起回老家。这对于孩子来说,只会感受到一种亲情割裂。 很让人有共鸣的一幕是杨远陶芳在卧室里大吵,随后陶芳走进卫生间猛地关上门,杨远在屋里叹气。而莫莫在客厅听着,表情难过失落。 我想大部分中国孩子都经历过这个瞬间。父母不想在我们面前吵架,于是选择在卧室吵,可那些刺耳的吵架声、摔门声和父母之间无法形容的窒息气氛,依旧会飘进我们的耳朵然后进到我们心里,面对这一切我们大气不敢出,不敢再任性淘气,只想让这一瞬间快点过去,如果是一场梦就好了。 看到莫莫,我会想起我小时候,父母总以为我们还小,但其实我们什么都懂。杨远陶芳和莫莫,表面看是平凡有爱的一家三口,实际上父母不太明白要如何经营维系家庭,那种氛围会蔓延到家庭每一个角落、每一个成员心里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长大后会下意识逃离家庭,究其原因是家庭没有给他们正面反馈,他们感受到的是压抑与被管教。所以莫莫的消失,一切有迹可循。 剧中还有两个孩子,他们和莫莫的处境不同,却都是被原生家庭绊住的孩子。莫莫有一个很要好的邻居小姐姐叫恩怀,小姑娘乖巧懂事,学习成绩优异,是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 但恩怀是不幸福的。她一直跟着父亲生活,在成长过程中,母爱缺失。同时父亲也没有给她太多呵护,她经常一个人过完一整天,有时候忘带钥匙就坐在楼道里写作业,等父亲回家。 我小时候曾有一次忘记带钥匙,也是坐在楼道里写作业,经过那一次我再也不敢忘记带钥匙,因为邻居从身边走过或者被邻居询问的滋味,很局促尴尬。 后来恩怀被莫莫邀请到家里写作业,杨远陶芳看到恩怀总是一个人吃饭心里不是滋味,于是邀请恩怀经常来吃饭。 正是因为这样,恩怀才会每天辅导莫莫做作业。我觉得这一处刻画得极其细节。我大概能理解恩怀的心理活动,她缺少被爱,不太习惯别人对自己好,当她被杨远陶芳一家真诚对待的时候,她是无措的,可她又很向往这种家庭氛围,于是她需要体现自己的价值,比如帮莫莫辅导功课。这会让恩怀心里好过一些,让她不会觉得亏欠。 莫莫和恩怀,一个是被家里过分管教,一个是很少感受家庭温暖,他们成长于不同的家庭,可他们对于家庭的态度在某种程度是重合的——他们想要逃离。 所以两个人很喜欢去郊区玩,那里有小狗、有绿植、有轻松的氛围,关键一点是那个地方不会让人感受到来自亲情的压抑或是冷漠。 除了恩怀,另一个“孩子”是魏晨饰演的袁午,虽然年龄不相似,但袁午的成长轨迹也非常有代表性。 根据现有剧情来看,袁午的家境不算优越,但他上学时成绩极好,考上了大学,给家里人争了一口气。可是袁午父母的做法是有问题的,他们把袁午保护得太好。上学住校,妈妈会帮他把衣服洗好; 谈婚论嫁的时候,妈妈会帮他把钻戒准备好; 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:我不在了,你可怎么办。 袁午是万事不用操心的乖仔,弊端是他对世界没有一个全面的认知,从而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具备相应的承受能力。他痴迷于赌博,父母为了他找亲戚借钱,亲戚指着袁午鼻子骂,这是他世界崩塌的开始。后来妻子选择和袁午离婚,一脸冷漠说:你是你,我是我。再后来母亲离世……打击层层叠加,而成长经历让袁午根本不具备面对这一切的能力。 所以我发现袁午这个人是很撕裂的状态。父亲越是开解他,他心里背负的压力就越大。 他明知道赌博是不好的,但就是戒不掉,整个人很混沌。 他慢慢变得抑郁、煎熬,连和陌生人说话的勇气都没有,开口的同时会下意识抠自己的手。 甚至在父亲去世后,袁午的做法不是拨打120,而是把父亲藏在家里。这一举动让很多人不理解,我的猜测是他潜意识认为自己离不开父母,母亲已经去世了,父亲不能再“离开”他。还有一层现实含义,他离不开父亲的养老金。就……追剧的时候轻轻拨开这些细节,真就是背后发凉。 《消失的孩子》并非感官上的恐怖,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恐怖,它铺开了太多中国孩子的成长轨迹,连目前还未详细展开的张叶、林楚萍(于文文)身上都背负着原生家庭带来的那一部分摘不掉的纠结。 我看了四集,觉得《消失的孩子》这个剧名真的很好,它用一种现象上的消失去讲述状态上的消失。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都是天真烂漫的,但他们为什么会逐渐走上不同的成长轨迹、会形成一定的性格缺陷、会对家庭产生一些并不正面的看法?一个孩子的天性是如何消失的?我想这比任何一部悬疑剧都值得被我们正视。这也是我在追剧过程中感到难过的原因,我意识到自己身上也有“消失”的那一部分,具体在什么节点“消失”的,无法讲清楚。可能是父母一再告诉我“你真的不要让我们失望”的时候;可能是我发烧时还要上奥数班,我妈对我说“你要争口气”的时候;可能是父母告诉我“不上大学一辈子就毁了”的时候……是很多个这样的时刻累积,我成了这个世界上“消失”的孩子之一。《消失的孩子》就是这样揭开了那些“消失”的孩子和原生家庭之间的羁绊。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休闲娱乐